资讯

短视频时代 厨师如何修行

2023-05-23 11:16:18 来源:《中国烹饪》杂志2023年5月刊  
      (文 / 胡元骏 插画 / 郑莉  责任编辑 / 石叶鑫)  如今是短视频、直播流行的时代。早前我曾建议餐饮从业者尤其是厨师朋友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拍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视频,如适合家庭的烹饪教学视频,或者以直播的形式展示行业风采。   
      关注美食领域的短视频已有一定年头,最近发现与之相关的内容有呈畸形发展之势。不少厨师朋友都会在各大平台上发布有关烹饪的心得或教程的视频,但流量大多有限,基本上发出来就会被淹没掉。在这个领域,反而是探店类的视频更受流量青睐,越是吐槽餐厅的视频就越有点击率。   
      个人以为,平台首先是有责任的。倒不是说餐厅容不得批评,“食无定味,适口者珍”亦不能作为出品不好的理由。但观察几个流量大号,不仅吐槽餐厅的视频占了其发布内容的近八成,而且这些餐厅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涵盖了各大菜系。这就不由得让人怀疑他们所谓探店的初衷:到底是真实地为普通消费者“排雷”,还是有目的地在以吐槽餐厅博流量? 
      他们的前期策划很出色,去的高档餐厅也在水准之上,充分利用了一些普通消费者猎奇的心理。如此看来,这探店是否为了吐槽而吐槽就值得商榷了。那么,平台在倡导什么?还是平台为了所谓的“机构推广费”而默认这样的行为呢?
      其次,各大平台的探店大号不乏厨师出身的博主,不知道他们现在是顺势而为地转行了,还是依然工作在服务行业的一线。无论如何,这种一味吐槽的行为都不值得提倡。
      我曾连续两天看了几个厨行出身的“大号”的探店视频,他们俨然是全能专家般的存在:不论是八大菜系还是地方特色风味,貌似都能讲出若干道道,这个菜应该这样那样的,咸了、淡了还好说,加上一系列令人真假难辨的论调,看得我着实不是滋味。
      先不说一名厨师能否把几乎所有菜系都吃透并讲得头头是道,您要真到了这地步,不早就是烹饪大师了吗?即便是全国性行业协会认证的烹饪大师,也都专精一个菜系再谈旁通,这些人的表现简直比大师还大师。您要是真的有能耐,能不能做几道自己点评的那些菜,让大家开开眼呢?
      有人说难道没当过导演就不能评论电影了吗?没错,那些非厨师的探店视频我不会如此计较,可谁让您是厨师出身呢?厨师的苦与累您也应该更了解才对呀。
      况且,被吐槽的一些餐厅刚好我也吃过,出品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不堪。作为曾经的厨师,他们更应该知道中餐烹饪出品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且这种不确定性并非常态存在。怎么那么巧,所有的不确定性全都让您赶上了呢?   
      对于食客的意见和建议,餐厅要学会正确认知、处理,但遇到这种为了吐槽而来的食客,除了忍耐,同时提升自身的出品水准,也别无他法了。遇到来挑毛病的人,就算你再优秀,也依然会被挑出毛病。更何况众口难调,咸了、淡了那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我并不是一味反对探店视频,反而希望那些能客观评价餐厅并给予有效意见和建议的视频越多越好。有些创作者本着推荐餐厅的好意而制作视频,也挺好。但凡事就怕过犹不及,吐槽和夸赞都如是。还是那句话,客观、公平、公正地谈论别人做的实事,才能做得长久,也不枉费逐渐积累起来的粉丝的认可。 
      任何一个行业,其实做到底都是一种修行。厨师要有厨师的修行,曾经的厨师也要对得起自己曾经的修行。


 
本文节选2023年5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