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文化

拌炝煎炒皆成春

2024-04-29 16:16:52 来源:《中国烹饪》杂志2024年4月刊  

  论渊源,苏州菜属于江浙菜范畴。江浙菜的范围相当于吴语区,主要集中于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浙江全部、上海以及江西东北部、安徽南部一带的原

徽州。然,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蒋洪
苏州市烹饪协会饮食文化研究专委会会长,美食作家,曾出版《寻找美食家》一二集。

 

  苏州饮食与当地风俗深度融合,形成有别于他处的饮食文化。如民间常常用活鲤鱼祭祀,并在事后放生,有放生者终生不吃放生物的说法。自宋景祐元年 (1034

  年),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家乡兴府学始,苏州学风端正,至宋淳熙八年(1181年),出了苏州第一位文状元黄由,从此,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被称作“鲤鱼跳龙门”。鲤鱼在苏州一直被当作富贵吉祥之物,不吃鲤鱼是读书人的共识。不但不吃鲤鱼,苏州菜也没有龙的造型,在苏州,被称为“小龙”的蛇也被当作家庭守护神,出于敬畏而不食。

  苏州食俗十分讲究时令节气,“苏州十二月,月月食鱼鲜”,春三月吃塘鳢鱼、刀鱼和“桂鱼”。塘鳢鱼在三国《临海水土异物志》始见记载,时称“土拌鱼”。宋代司膳内人撰《玉食批》,内载以“土步鱼止取两鳃”制作的土步辣羹,应该是苏州“雪菜豆瓣汤”的祖宗。塘鳢鱼因其长相丑陋及体小而被许多地方鄙弃,多亏了江浙厨艺高强者,才使肉厚质嫩且无刺的塘鳢成为苏杭老吃客的美食圭臬。民间有“刀不过清明,鲥不过端午”之说,前一阵我参与张家港保税区的“江湾招牌宴”评选,主食大多为刀鱼肉与韭菜或荠菜作馅的刀鱼馄饨,鲜香无比、春意浓浓。“桂鱼”即鳜鱼,因有范蠡《养鱼经》和黄省曾《种鱼经》的加持,苏州人的美食辞典只见“桂鱼”而不见“鳜鱼”。另一个理由是苏州人喜食的翘嘴鳜其幽门垂成簇发达,犹如桂花簇而被称作“桂鱼”。到苏州,酸甜口的“松鼠桂鱼”太好找了,如想换换口味,可以上新聚丰领教一下翘嘴鳜的猛虎下山。


松鼠桂鱼 


糟熘塘片

  再如,苏州一年不断菜,春天是“七头一脑”的主场。枸杞、马兰、荠菜、苜蓿、香椿、小蒜(薤白)、豌豆等作物的嫩头称七头,一脑为菊花脑。苜蓿即金花菜,亦称草头,菜馆多清炒烹酒,以河豚或樱桃肉为伴,上海本帮菜的草头圈子(大肠)亦为此物 ;荠菜,苏州话音“霞菜”,一般汆熟后与夹心肉搭伴剁作馅,入春卷、馄饨无一不可,我喜欢嵌入油豆腐,一口下去满嘴家常浓情 ;马兰头与香豆腐干绝配,香油一拌,模压成型堪称冷菜佳品 ;香椿汆水留色与皮蛋豆腐冷拌,乃佐酒利器,亦可与家户鸡蛋同炒,鲜香袭人利下饭 ;香椿橘园鸡 香椿豆腐 黑豆干马兰头枸杞头、豌豆头、菊花脑,或清炒,或下汤成芼羹,均为家常美物。

  春天的苏州还有糕团。元宵节吃荠菜肉或豆沙馅汤团,二月初二吃传说能让人腰不酸腿不疼的撑腰糕,清明时节则是青团子——原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功臣介子推的寒食。所谓寒食就是不必如烧卖、汤包、馄饨、面条等食品要客人点单后才制作或制熟,寒食是先熟且不需加热食用的。传统青团一般为豆沙馅,近年出现了榴莲馅、草莓馅,甚至以菜入馅,大有百花齐放之势。苏州文人总在为家乡美食的记录传承推波助澜。清代苏州人袁景澜在《吴郡岁华纪丽》里记载了正月的“春饼”(春卷)“粉团油䭔”(油墩),二月的“撑腰糕”“卖酒酿”“白蚬登盘 ”“菜花鱼荐网”(菜花为油菜 花,鱼即塘 鳢 鱼)“河豚上市”,三月的“野火饭”“桃花肥鳜”“燕来笋”(笋细圆而尖,民间俗称 “土圆笋”)“鳖裙羹”“碧螺茶贡”等。(文、图片提供 / 蒋洪 责任编辑/ 石叶馨)


香椿橘园鸡

 

本文节选2024年4期《中国烹饪》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志 

版权声明:凡注明“中国烹饪杂志”来源的作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未经《中国烹饪》杂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以及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刊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烹饪》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均属侵权,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在此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的立场。

 


相关阅读